Search

接近五時正,剛剛看完所有舊症病人,開始感到有點疲累。餘下來只有一位新症病人,她緩緩走進診症室。
  • Share this:

接近五時正,剛剛看完所有舊症病人,開始感到有點疲累。餘下來只有一位新症病人,她緩緩走進診症室。

這是老人科門診。根據轉介信的資料,面前的婆婆75歲,一直在家庭醫學門診處理高血壓問題;她最近一年被發現體重下降,由年頭的 59 公斤跌至年尾的 52 公斤,故此她被轉介到老人科作進一步檢查。

看看牌版上的資料,今天婆婆的體重是55公斤,幸好有點回升。

一年來體重下降7公斤,當然值得關注。最擔心當然是因嚴重身體毛病,如甲狀腺不足、甚至癌症導至這個問題,那當然要靠問症、身體檢查和進一步檢驗來找出病因。

我先問問她的基本資料,她獨居,丈夫兩年前因中風過身,子女都不在身邊,一個女兒又因患癌離開了。她行動沒有問題,照顧自己也可以。

「其實你有無乜野唔舒服?」我直接問婆婆。

「其實無呀,係呢一年內係咁輕,啲人見到都話我瘦哂。」她也答得直接爽快。

「有無肚痛疴血作嘔作悶氣喘咳血夜晚標汗個啲?」我一連串數出不同可導致體重下降疾病的症狀。

「無個啲㗎。」

「咁你有無特登食少咗嘢,或者胃口唔好?」有些朋友體重下降,其實在節食。

「胃口無野呀,我都係食個啲派飯之嘛。」婆婆說。

近年有心的志願團隊派飯活動非常普遍,通常有需要的老友記都能恆常得到服務。

「咁啲派飯有乜嘢食嘅?」我想了解婆婆平常在吃什麼,這也非常合理吧。

「都無乜嘢食㗎,都係幾條菜咁囉。」

「咁你夠唔夠食㗎?點解你自己唔煮嘅?」我似乎在明知故問。

「又要買又要煮,派飯我落街攞又唔使錢。。。醫生。。。我攞綜㗎,得三千幾蚊一個月,我又無乜積蓄。。。我想買啲奶粉補充吓營養。。。可。可唔可以批啲奶粉錢俾。。我。。呀。。。」婆婆說着說着,滿面愁容,眼角滲着涙水。

在看似繁華的香港,會有人因食物不足令營養不夠,甚至體重下降,或許你亦很難理解。但其實很多基層市民生活得其實非常困苦,經濟上捉襟見肘,只能僅僅維持生活。

「都好明白你嘅壓力,你有無同屋企人講過呢啲問題?」

「我同啲仔女好小聯絡,我地一見面又鬧交,咁唔見仲好啦。」婆婆忍不住哭起來。

門診突然一片寂靜。

「你係唔係好唔開心?」

「係呀。」

獨居、與家人關係不佳、經濟又拮据,甚至連買足夠營養食物都有困難,加上年紀漸長或許自覺身體逐漸變差的無助感,情緖受到影響絶對可以理解。

「咁你有無去啲長者中心搵人傾吓計或者幫吓手?」

「宜家都無開,我成年都無乜去過呀,本來我好鍾意上去同人聚吓。。。」

疫情期間,的確大大影響一般市民,尤其是低下階層的生活。

從來都說,醫生除了身體問題外,要處理其實還有很多,很多。。。

有些問題表現看似容易解決,但實際上又相當複雜。。。

離開門診,望着繁忙的大街,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在閃耀着光芒,生活在這個看似繁華大都市裏的你、我、他,都有着不同的故事,但就肯定並不是所有故事都是盡如人意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http://books.mingpao.com/cfm/bookinfo.cfm?CategoryID=43&TitleID=4402 http://books.mingpao.com/cfm/books.cfm?Path=editor_323.htm
每日遊走醫院的大夫,很多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希望跟大家分享
View all posts